2011年10月30日

辣妹遇上疆屍-AXE


萬聖節(Halloween)即將到來,配合時節的廣告也巧巧出現,首先給大家帶來最近廣告量非常頻繁的「AXE」萬聖節鉅獻。










西洋節慶中「萬聖節(Halloween)」是我非常喜歡的節日阿,小時候都會提著自己做的手提袋到別的小朋友班級「Trick or Treat」要一大堆糖果,萬聖節對西方人來說是非常具有意義的活動,家家戶戶用南瓜裝飾的像是霍格華茲,整個社會都彌漫著一股許多東方人很難理解的詭異快樂。當然在這個特別的節慶,像是聖誕節一般,廣告商也會祭出特別專屬於萬聖節的廣告,今天首先為大家帶來由「AXE」主演的「辣妹遇上疆屍」。




看的出來是因應萬聖節的小成本廣告,雖然內容非常的老梗但我還是不爭氣的笑了,「AXE」也掌握了我門之前說過的定律,那就是「先打出疆屍就贏一半了」的招數,大家可以看看之前的「【InsightView】屍横全世界,淺談歷久不衰的殭屍文化」這篇文章,有更多關於這個招數的介紹,先預祝大家都可以有可以超有趣的萬聖節趴。




share with your friends.







read more...

2011年10月28日

75萬種表情,你是哪一種-monoface


今天要介紹給大家一個很無腦的網站,也就是我最喜歡的那種網站。快用「monoface」配出你自己的長相。










基本上「monoface」這個網站,是一個完全不知道有什麼意義的網站,這個網站基本上就是提供了一張臉的畫布,你可以點選鼻子、眼睛、嘴巴還有整張臉,來變換各式各樣的配對,總共有超過75萬種選擇,配出一個你想要的樣子後可以download下來,看你要幹嘛都可以。但其實「monoface」這個網站這個網站也不是單純這麼無腦拉,它是廣告公司「mono」在2007年的時後慶祝新年所架的網站,博君一笑大家開開心心過新年。


按這裡開始→「monoface




很無腦的網站阿,偏偏我最喜歡的網站就是這種網站,大家快來配一個自己的樣子!








share with your friends.








read more...

2011年10月26日

史上最強的遮瑕膏-DERMABLEND


化妝品牌習慣以名模女星為代言人,然而化妝品牌「DERMABLEND」反而逆向操作,邀請到的是「Zombie Boy」。









這大概是我最近看過最有本事的廣告了,推翻了化妝品牌必須以名模女星為代言人,以向消費者展現使用化妝品後能夠使女性更加艷麗動人的定論,「DERMABLEND」邀請到的代言人是對台灣的消費者來說可能較不熟悉的Zombie Boy「Rico Genest」,Rico Genest全身上下都佈滿了刺青,這些刺青的風格強烈,而使Rico Genest有了「Zombie Boy(殭屍男孩)」的稱號。




「DERMABLEND」的廣告很簡單,它們用自家的化妝品遮瑕膏將 Zombie Boy全部遮瑕,將他從「殭屍男孩」還原成「正常的男孩」。整支廣告一開始觀眾會看見一位面露殺氣的男子直視鏡頭,緊接著他開始用布擦拭自己的身體以及臉部,慢慢的出現刺青,最後所有的化妝師出動一點一點的卸掉他身上所有的化妝品,觀眾才恍然大悟原來是 Zombie Boy「Rico Genest」。




這支廣告最令我欣賞的,是倒敘的手法的使用,打破一般化妝品廣告總是只強調「使用後」的迷思,DERMABLEND反而利用代言人的特性,在觀眾眼前卸掉 妝,讓消費者反過來思考並了解這款化妝品有多強大,比起其他化妝品的廣告,不斷告訴你他們的粉底液和遮瑕膏可以遮蔽多少毛孔還要更具有說服力。







酷飛了這廣告,因此看完影片「DERMABLEND」的官網連結突然充滿吸引力,好奇心想要更加了解這個化妝品品牌的動力又更強了,在官網裡大家可以看到「Zombie Boy」的介紹,並且它們直接告訴你用在 Zombie Boy 身上的化妝品有哪些,你可以直接購買,超級高招。













share with your friends.







read more...

2011年10月24日

【展覽實記】南港瓶蓋工廠 「游˙樂園」。穿梭展場。


走出南港捷運站,往南港瓶蓋工廠的方向走去,不久候就可以看見大大的章魚爪矗立在藍空中,那裡就是這次的「游樂園」展場。









當走到「Play Ground 游˙樂園」後,迎接參觀展覽遊客的是 Filthy Lucker 的充氣藝術作品,一根黃黃,剝著皮的大香蕉就座落在廣場上,馬上就讓你想要拿起相機照上幾張。這次的展覽的背後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大家可以先從上一篇文章記「憶與味道」瞭解整個展前的策劃。


而接下來穿梭在這個展場裡的時光,Filthy Lucker 的充氣藝術品總是意想不到的出現在建築物之中,在這次的展覽裡 Filthy Lucker 的作品是我很喜歡的其中之一, Filthy Lucker 的充氣藝術不僅很幽默,還跟整個空間互動,像是樹上的充氣眼球,或是伸出大樓的章魚爪,都會讓遊客拍照拍到停不下來。





穿過廣場後往右邊走去,會看見水內貴英的藝術品「透明的角」,一隻趴坐著,體積充滿整棟建築物的透明公鹿,特別的是這頭透明公鹿的材質是塑膠袋,而這隻公鹿是透過吹氣所膨脹而成,表現南港地區未來強而由力的發展。




繼續前往下一棟建築物,你會看見一艘彷彿諾亞方舟的船,橫亙在另外一棟建築之中。第一眼看見這幕景象,是一種衝擊性的震撼,船體與建築物像是合而為一般,因為整棟寬闊的建築物裡,只留下一搜完整的船體,空曠的空間裡只有一艘巨船,看起來不僅不會不協調,反而有一股平靜的感覺,走進一看你會更驚訝,因為遊客還可以走進這艘船,船艙裡又是另外一個小世界。




這艘船是來自日本藝術家日比野克彥(Katsuhiko Hibino)的作品「種子號」,也是這次所有展品中我最喜歡的一樣藝術品,值得一提的是這艘「種子號」是以建築物中的主要橫樑為主架構建造的,而外圍是日比也克彥先生用紙板「縫」製而成的,船艙裡又以木頭裝潢進行建造。




進入展場後的左側,有另外一樣有趣的藝術品,來自數位藝術基金會的「Hyper-cube」,乍看之下你會以為這是一堆彎彎曲曲發亮的鐵條而已,然而隨著你的視線走進,並且慢慢的轉換你看這些鐵條的角度,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原本看似毫無章法的彎曲鐵條,會因為視覺的角度而變成一個四四方方的的立方體。




來自澳洲的紙膠帶藝術家 Buff Diss 的作品也可以在展場的四周圍看見。過去南港因為工業需要,火車成為聯繫其他地區的重要交通工具,因此 Buff Diss 透過策展團隊瞭解了南港的歷史後,在其中一棟建築物的牆面上貼下了一輛蒸汽火車,象徵著這個地區的偉大歷史,而展場的外圍也可以看見許多 Buff Diss 的作品,像是導引遊客進入展場的手指頭等等。





除了世界各地的藝術家進駐以外,整個展場的空間也設計的很別緻,展場的正中央被打造成一個當地居民互動的空間,「PlayGround」在正中央開闢了一片菜園,邀請當地的居民到這塊菜園上種菜,自己種菜自己採收,並且搭建了一個親子遊樂場延伸到菜園,讓當地的居民能夠帶著小朋友,大人可以在一旁種菜,而小朋友則可以在一旁閱讀童書,享受悠閒的生活。





當然,提供表演以及與藝術家對談的空間也是必要的,因此在「游樂園」裡,也特別設置了兩個別緻的表演空間,兩個我都非常喜歡,一個是利用上百個啤酒箱推疊而成的舞台,所有的啤酒箱都是過去菸酒公賣局所留下,洗淨後再全部漆成優雅的白色,回收再利用而成;另外一個舞台就在廣場的正左方,純白的開放空間配上木質地板,可以看見藍天白雲。




我參觀「Play Groung 游˙樂園」的這天天氣不好,甚至飄著細雨,卻難以澆熄我的熱情,反而因為遊客較少而讓我興致大開,整個展覽區真的就像是我自己的游樂園,我花了整個下午穿梭在充滿人情味,卻有不失國際觀的展區中直到工作人員閉館才離開,一段非常難能可貴的時光,不僅是藝術品,裡頭的建築物以及空間呈設都是一種享受。




南港瓶蓋工廠「Play Groung 游˙樂園」的整個展區,不像是多數我們所見的設計展,呈現在緊閉的冷氣房內,而是建築在過去既有的歷史上,不用強勢的外力改變原有的樣貌,反而選擇留下過去的歷史足跡,以藝術輔助之在次的公開呈現於大家面前,整個展區還有許許多多別出心裁的地方,無法透過我微薄的文字與照片完整的呈現給大家,展區也不只是瓶蓋工廠,而是延伸在整個南港社區中,真的非常推薦大家實際走到南港瓶蓋工廠,享受一趟冒險,並與藝術品互動,感受一個好的展覽所帶給你的感動。




share with your friends.






read more...

【展覽實記】南港瓶蓋工廠 「游˙樂園」。記憶與味道。



說到這個月不能錯過的好展覽,絕對是南港的舊瓶蓋工廠「PlayGroun。游樂園」,你會看到世界各地藝術名家齊聚作品在這個充滿歷史故事的空間裡。








這個週末,我遊走了兩個展覽,一個是在松山菸廠的「2011台北世界設計大展」,而另外一個是在南港的「南港瓶蓋工廠 Play Ground。遊樂園」,用明星來比喻的話,「台北世界設計大展」就像是日本偶像團體,鎂光燈閃個不停,各大媒體圍繞,遠渡重洋來到這塊土地給台灣人朝聖;而「Play Ground。遊樂園」則像是台灣的地下樂團,雖不是鎂光燈下的焦點,在裡頭卻可以看得見自己的文化,也融合了世界觀於其中,兩個展覽雖都以藝術設計為主旨,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體驗。今天想介紹給大家的,是「南港瓶蓋工廠 Play Ground。游樂園」,我在那裡面渡過了一個悠閒靜謐的下午,沒有人潮的喧嚷和擁擠,獨自帶著相機探險。

2011年10月21日,穿梭在南港瓶蓋工廠的展覽,與裡頭的親切的策展人員聊天的過程中,了解原來這個地方過去是台灣菸酒公賣局製造「瓶蓋」的廠區,許多南港當地的居民當時都是瓶蓋工廠的員工,瓶蓋工廠對當時的老居民來說,不僅只是賺錢養家工廠,更是一個連絡彼此感情的社區,裡頭提供了許多福利設施供所有的居民使用,這樣的盛況一直持續至十年前菸酒公賣局遷廠至林口,充滿了人情味的南港瓶蓋工廠至此走入歷史。






菸酒公賣局遷廠後,原有的舊廠房荒廢了將近十年的時間,雖然過去的蓬勃不再,瓶蓋工廠卻偷偷的延續出生命,開始有許多年輕人偷偷溜進瓶蓋工廠玩起生存遊戲,因此廠房裡到處充斥著BB彈的蹤影,而無處可去進行塗鴉的年輕人,也趁著半夜進駐舊瓶蓋工廠,在一面面老舊的水泥牆上漆下各式各樣的塗鴉,因此塗鴉文化也在這裡頭開始滋長。




閒置的南港瓶蓋工廠直到今年,才由台北都市更新處委託這次的策展單位,重新注入生命在這塊曾經的樂土之上,並且定名「Play Ground 游˙樂園」,期盼大家能夠再次看到這塊土地的純真與快樂。最令我感動的是,與策展人員聊天的過程中,我看到了
「Play Ground 」與其他展覽不同之處,卻也是最特別,最能感受到人性的地方。

「Play Ground 」的策展人員告訴我,
策展過程中,他們希望舊瓶蓋工廠裡頭的藝術品,都能夠從南港當地的故事發展而出,保有這個空間所有的歷史故事,以及所有居民對它的情感與記憶,而非像是霸道的外來藝術,毫無關聯的強之移植進這個社區,所以過去策展的這半年來,花最多時間著墨的,是慢慢的將居民重新引導進舊瓶蓋工廠,讓居民們了解這裡將重新出發,而當地的居民們,才是這整個展覽的「靈魂人物」。





這個展覽裡頭的主旨精神,都是透過策展團隊花了很長的時間,與當地居民「搏感情」慢慢建構出來的,由居民來告訴策展團隊,他們印象中過去的南港是什麼樣子,過去的南港又曾經發生過什麼樣子的故事,透過蒐集這些「記憶文史」,策展團隊再將這些資料提供給藝術家們,請藝術家創作屬於這裡的藝術品。

而展覽裡藝術家的創作品,也邀請居民一起參與,讓藝術品不只是內容面具有歷史的味道,也將居民集體參與創作的記憶緊緊的鎖在作品當中,當藝術品高高掛起的那瞬間,對當地社區裡的居民而言,是一件多麼驕傲的事,對參觀展覽的人們來說,更能感受到濃濃的人情味,更能打動人心,而我也相信這是藝術之所以為藝術的初衷。






「Play Ground 游˙樂園」整個展場並不像過去大家所見的展覽,有美美的燈光舒服的冷氣,然而取而代之的是原汁原味的空間感,舊瓶蓋工廠裡擁有許多過去日治時代的建築物,因此它們保留了建築物原有的樣貌,讓遊客能夠想像過去場區裡的樣貌,而舊廠區裡頭滿佈的塗鴉,也並未被視為不雅的圖像而遭抹滅,反而被保留,更成為整個展場裡別具風格的特色,漫步在展區裡妳能欣賞的不僅是大師的藝術品,還有更多素人的靈魂精神。

「Play Ground 游˙樂園」在這樣子重視,以及保留過去「記憶與味道」的前提之下,策展團隊再請到日本公共藝術大師北川富朗擔任藝術總監,以及各國的藝術家像是紙膠帶藝術家Buff Diss、日比野克彥、充氣藝術家Filthy Luker等等在整個廠區內設置裝置藝術,其中的作品將會在下篇一一將我實際拍攝的照片與大家分享,還有我與著策展者的談話中暸解到的故事與大家分享。









資料來源:禾磊藝術



share with your friends.










read more...